導言: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,為落實服務企業“四通四到”機制,“政企直通車”平臺聯合福建日報社全媒體傳播中心推出“紅色引擎·領航發展——2025‘黨建強企’系列融媒體報道”。第三期,走進新材料領域領軍企業一——中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。
中侖新材:黨建引領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
如何實現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,成為當下非公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命題。作為新材料領域領軍企業,中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中侖新材”)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:通過將黨建寫入公司章程、創建“一核四力”黨建品牌、推動黨員骨干攻堅核心技術,公司不僅實現BOPA膜材產銷規模全球第一,更在新能源、生物降解材料等多個領域打破國外壟斷,已成為以膜材料為基礎,特種材料為引擎,多矩陣、高精尖、全球化的新材料創新企業。
黨建領航:從“制度保障”到“戰略融合”
2022年,中侖新材黨支部圍繞新時代黨建要求,立足企業實際,創建了黨建品牌“膜范向心力”,即以黨建引領為核心,團結全體員工拼搏進取,持續提升政治引領力、科技創新力、員工凝聚力和品牌影響力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“一核四力”黨建工作方法,為打造國際一流新材料企業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。
制度保障是融合的前提。中侖新材將黨建工作納入公司章程,確保黨組織在重大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,秉持著“關鍵崗位有黨員、技術攻關靠黨員、緊急任務上黨員”原則,從公司總經理、研發負責人等管理層,到產品開發、生產工藝、大客戶銷售等核心崗位,均由先鋒黨員挑大梁。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充分發揮,不僅凝聚起全員攻堅克難的合力,更讓黨組織成為推動業務發展的“紅色引擎”,有效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組織戰斗力。在響應國家“雙碳”戰略過程中,公司成立專項工作組,組織黨員技術骨干組建“突擊隊”,成功攻克生物基可降解膜材的技術瓶頸,率先在國內實現BOPLA薄膜的規模化量產,助力企業搶占市場先機,更為助力下游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先鋒聚力:從“技術攻堅”到“全球領跑”
在中侖新材的智能化生產車間,全球領先的雙向拉伸技術生產線正24小時運轉,生產厚度僅15微米(約頭發絲四分之一)的高性能鋰電薄膜。這條百米長的生產線曾讓外國專家望而卻步,但在黨員技術骨干的帶領下,團隊通過無數次試驗優化細節,一年內突破數十項技術難題,不僅全面掌握第四代磁懸浮線性同步拉伸技術,更開創第五代低碳工藝。如今,中侖新材的BOPA薄膜已占據全球20%市場份額,成為行業標桿。
黨建引領不僅體現在技術突破上,更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。通過“雙培雙促”工程,公司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,把黨員培養成管理精英,推動廈門基地產能突破10萬噸,在高性能膜材料領域掌握核心專利數量逾200項。
文化鑄魂:從“人才培育”到“幸福工程”
如何讓黨建成為員工心中的“溫暖燈塔”?中侖新材的答案是:將黨建融入人才培養與企業文化。中侖新材黨支部以“黨建+人才”模式,通過中侖博學苑開展崗位專項培訓,覆蓋研發、制造、銷售等領域。課程包括產品研發、設備管理、銷售技巧等,并建立“需求收集-課程開發-效果反饋”機制動態優化內容。公司還通過調研和專家資源持續更新課程,確保培訓實效。此外,中侖新材黨支部還聯合街道舉辦傳統文化活動,激發團隊活力,增強團隊凝聚力。
通過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、發展優勢,這家新材料領軍企業正以“黨建紅”引領“科技藍”,向著“國際一流”的目標穩步邁進。其經驗也為非公企業黨建提供了重要啟示:唯有扎根發展抓黨建、抓好黨建促發展,才能在新時代浪潮中行穩致遠。